雲南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旅遊城市☁₪◕✘,這裡有很多景點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前往☁₪◕✘,那麼在雲南有哪些值得去遊玩的古鎮景點呢↟↟╃◕?如果你不知道去哪裡遊玩☁₪◕✘,那麼這幾個地方一定要去試試◕₪•│。
沙溪曾是滇藏古道上的重鎮☁₪◕✘,古鎮一般指以四方街場為中心的寺登街和周邊街巷◕₪•│。2001年☁₪◕✘,寺登街以“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列入世界紀念性建築保護基金會的世界瀕危建築遺產名錄◕₪•│。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幫助下☁₪◕✘,沙溪在古集市修復和古村落保護✘☁│、開發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
由於交通周折☁₪◕✘,大麗香線旅遊團一般會跳過沙溪◕₪•│。但進鎮公路加寬後☁₪◕✘,旅遊團客流和相關產業激增☁₪◕✘,甸南至沙溪段已計劃建高速公路◕₪•│。據訊息稱☁₪◕✘,沙溪或將開始對旅遊團徵收古城維護費◕₪•│。不管未來這裡會不會變成一個滿街買手串的“中國標準古鎮”☁₪◕✘,就目前來說☁₪◕✘,沙溪仍然安靜文秀◕₪•│。
興教寺和古戲臺
沙溪古鎮不大☁₪◕✘,主要看點都集中在四方街場◕₪•│。三教並祀的興教寺和寺門對面的古戲臺☁₪◕✘,是四方街場最重要的一組建築☁₪◕✘,如此佈局是因為要演給神佛看◕₪•│。寺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最裡面大點外牆上部的16幅佛教題材壁畫☁₪◕✘,是寺內最主要的文物☁₪◕✘,但因保護欠佳已經斑駁☁₪◕✘,第二進院裡有臨摹壁畫展◕₪•│。第一進院裡是大理白族密宗佛教阿吒力的展覽☁₪◕✘,對民間宗教感興趣的可以細細品味◕₪•│。
參觀完興教寺後☁₪◕✘,需請工作人員開啟戲臺邊的小門才能繼續參觀茶馬古道陳列館◕₪•│。館內有一些馬幫器物和出土文物可以幫助你瞭解沙溪歷史◕₪•│。最後別忘了走上頂樓魁星閣☁₪◕✘,俯瞰鎮上老宅的屋頂(疫情期間可能不開放)◕₪•│。
玉津橋和黑潓江
出東門往南到玉津橋☁₪◕✘,這座古石拱橋橫跨黑潓江☁₪◕✘,曾是茶馬古道上牛街通往大理的必經之路◕₪•│。延河西道路北行☁₪◕✘,可到沙溪的本主廟◕₪•│。這裡供奉的本主是託塔北方多聞天王☁₪◕✘,古代沙溪百姓希望他能幫助減少這裡的水災◕₪•│。
黑潓江源出麗江羅鳳山☁₪◕✘,是漾濞江的上游☁₪◕✘,最終注入瀾滄江◕₪•│。沙溪古鎮東面一段黑潓江水勢舒緩☁₪◕✘,與群山和村落共同構出山水畫意境的風景◕₪•│。
集市和節日
如今處於建築保護等原因☁₪◕✘,趕街場所從四方街場移到了鎮外◕₪•│。想更貼近當地人生活☁₪◕✘,可在週五來趕集◕₪•│。除了常見小商品☁₪◕✘,集市上也販賣中草藥和當地土產☁₪◕✘,如看起來像蟲子的地參◕₪•│。夏秋季節則有野菌新鮮上市☁₪◕✘,以松茸最為珍貴◕₪•│。
農曆二月初八的太子會是沙溪的盛大節日☁₪◕✘,他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出家☁₪◕✘,活動中心也在四方街場◕₪•│。慶典從二月初一開始持續半個月☁₪◕✘,二月初八最熱鬧☁₪◕✘,人們抬著釋迦牟尼佛像和佛作為太子時的塑像☁₪◕✘,繞著整個寺登街遊行◕₪•│。
巍山古城想看更慵懶古樸的古城☁₪◕✘,巍山是不二之選◕₪•│。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保持著六百多年前建城時的棋盤式格局☁₪◕✘,是中國儲存比較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也是南詔古國的發祥地◕₪•│。2020年巍山開通了動車☁₪◕✘,從下關的大理站前往巍山最快僅需22分鐘◕₪•│。
北街和南街
古城不大☁₪◕✘,大小兩座鼓樓所在的北街和南街是城裡最有古意的中軸街道◕₪•│。巨大的拱宸樓俗稱大鼓樓☁₪◕✘,可惜2015年1月初的一場大火☁₪◕✘,將城樓上的木結構建築盡數燒燬◕₪•│。如今的城樓經過修復☁₪◕✘,可登樓☁₪◕✘,但不一定常開☁₪◕✘,如果遇到旅遊團登樓☁₪◕✘,跟上去就行◕₪•│。形似一顆印章的星拱樓又叫小鼓樓☁₪◕✘,是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的過街樓◕₪•│。
拱宸樓往北到日升街和月升街☁₪◕✘,這裡街坊氣息濃厚◕₪•│。從南到北依次可看到徐家大院(旅遊局)✘☁│、地官坊✘☁│、北社學(群力小學)和群力門◕₪•│。
南詔博物館
院內最值得一看的太陽宮是經過修復的清代建築◕₪•│。木柱石杵和房樑架基本保留了原貌☁₪◕✘,留意貓在樑上的兩隻木雕獅子◕₪•│。屋內收藏了兩套木門☁₪◕✘,都是民間木雕傑作☁₪◕✘,來自文廟明倫堂的六扇彩色雕花木門精美絕倫◕₪•│。博物館展廳內展品不多☁₪◕✘,以當地的青銅器✘☁│、佛像✘☁│、文房四寶和彝族服飾為主◕₪•│。
蒙陽公園
這裡生活氣氛濃郁☁₪◕✘,有眾多老者提鳥籠會友☁₪◕✘,賞玩珍藏的畫眉鳥◕₪•│。園內樹林蓊鬱☁₪◕✘,櫻花點綴其中☁₪◕✘,還能找到幾棵百年曆史的古柏樹◕₪•│。公園的一部分是在明代文廟舊址上建造的☁₪◕✘,也可從公園往南☁₪◕✘,去修復後的文廟逛逛◕₪•│。從北街轉到大水溝街就能找到公園正門◕₪•│。
節日
農曆六月二十五的彝族火把節☁₪◕✘,巍山縣各彝族村鎮多有打歌和豎火把等活動◕₪•│。農曆二月初八是當地的彝族祭祖節☁₪◕✘,會場設在離縣城不遠的巍寶山南詔土主廟☁₪◕✘,其間有彝族打歌◕₪•│。近年來在祭祖節前後一週內會舉辦巍山美食節☁₪◕✘,會場就在後所街◕₪•│。
建水古城在雲南的古城名錄中☁₪◕✘,建水不算太冷門☁₪◕✘,但它始終沒有大紅大紫◕₪•│。儘管《舌尖上的中國》等高收視率紀錄片不止一次為它推波助瀾☁₪◕✘,可它卻沒有大量“引進”文化◕₪•│。四座城門所拱築的雄關內外☁₪◕✘,從廟堂(文廟)到市井(古井)☁₪◕✘,從深居(古宅)到鄉野(古橋✘☁│、古村)☁₪◕✘,無不是“滇南鄒魯”的氣度物化◕₪•│。
建水的旅遊業態是成熟的☁₪◕✘,各種檔次的住宿選擇豐富☁₪◕✘,美食多且消費低◕₪•│。地下水質好☁₪◕✘,井水點滷製豆腐☁₪◕✘,土質成就了建水紫陶的名聲☁₪◕✘,將紫陶做成汽鍋還能用來蒸雞◕₪•│。吃飽喝足後來一趟鄉野騎行☁₪◕✘,滿意而歸後☁₪◕✘,保持默契別張揚☁₪◕✘,以獨自偷著樂來成全建水的低調◕₪•│。昆明與建水之間每天都有列車互發☁₪◕✘,火車價效比完勝長途汽車◕₪•│。從建水坐火車前往蒙自✘☁│、河口✘☁│、大理同樣方便◕₪•│。
朱家花園
這是清末建水富商朱氏兄弟所建的家宅☁₪◕✘,佔地2萬多平方米☁₪◕✘,經兩代人精心營造近30年而成◕₪•│。縱四橫三的佈局☁₪◕✘,看平面圖似田畝般工整☁₪◕✘,進入其中又發現玲瓏透徹◕₪•│。
園林✘☁│、宗祠✘☁│、居室富麗華貴;木雕✘☁│、磚雕斗拱精緻而繁複◕₪•│。214間房屋✘☁│、42個天井☁₪◕✘,處處都有講究☁₪◕✘,“滇南大觀園”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
位於宗祠後方的水上戲臺是整個建築的精華☁₪◕✘,古樸的三開間戲臺虛懸於一汪碧池之上☁₪◕✘,兩側是高大又難掩秀氣的植物☁₪◕✘,水池外有24幅石制精美的浮雕☁₪◕✘,可謂用心極致☁₪◕✘,又搭配得恰到好處◕₪•│。
文廟
建水文廟是繼山東曲阜孔廟之後的中國第二大文廟☁₪◕✘,始建於元朝☁₪◕✘,後歷經50多次增修擴建◕₪•│。步人六進式院落☁₪◕✘,以“洙泗淵源”牌坊為分割線☁₪◕✘,南面是學海☁₪◕✘,北面是主建築群◕₪•│。最重要的先師殿中☁₪◕✘,孔子居中☁₪◕✘,左右四配為顏回✘☁│、孔子嫡孫✘☁│、孟子✘☁│、曾子☁₪◕✘,外圍還有12位先賢◕₪•│。
文廟的活動很多☁₪◕✘,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那天☁₪◕✘,文廟都會舉辦聲勢浩大的祭孔活動☁₪◕✘,莊重的儀軌✘☁│、悠揚的古樂讓人沉浸於中華儒學的肅穆氛圍中◕₪•│。
朝陽樓
東門大名迎暉門☁₪◕✘,連同其上三重簷歇山頂結構的朝陽樓☁₪◕✘,是建水古城的地標式建築◕₪•│。朝陽樓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後歷經7次重修☁₪◕✘,得以儲存完整◕₪•│。清晨紅日初升和夜晚流光溢彩時☁₪◕✘,東門呈現最上鏡的景緻◕₪•│。登樓可俯瞰建水古城☁₪◕✘,還能眺望到城外的文峰塔◕₪•│。
碗窯村
建水紫陶名列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碗窯便是建水紫陶的生產基地◕₪•│。紫陶乍看有點像紫砂☁₪◕✘,但比紫砂光亮☁₪◕✘,這是採用無釉磨光的效果◕₪•│。陰刻陽填是建水紫陶的另一特點☁₪◕✘,即工藝師在已畫好的陶坯上☁₪◕✘,用足刀沿圖案邊緣將圖案刻得凹於坯體☁₪◕✘,再用彩泥將凹下去的部分填平◕₪•│。建水紫陶壺身的書畫大多具有豪放或繁複的風格◕₪•│。
碗窯村約1公里長的街道兩側紫陶店林立☁₪◕✘,各種型別和檔次應有盡有◕₪•│。村口的園林式復古建築群內也是銷售紫陶的門店◕₪•│。如果想參觀完整的紫陶製作步驟☁₪◕✘,可去位於村後段的紹康陶藝☁₪◕✘,主人陳紹康是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可以觀摩作坊裡陶藝師傅的操作☁₪◕✘,很有意思◕₪•│。
黑井古鎮成昆鐵路沿線的黑井古鎮☁₪◕✘,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通公路☁₪◕✘,半個多世紀的沒落與隔絕☁₪◕✘,讓小鎮保留了古樸純真的面貌◕₪•│。小鎮因鹽興起☁₪◕✘,在歷史上也曾繁華一時☁₪◕✘,幾千年來曾是雲南鹽業最為發達之地☁₪◕✘,明清時期☁₪◕✘,黑井鹽更成為專供王室的貢鹽◕₪•│。清朝開採鼎盛時期☁₪◕✘,黑井鹽稅曾佔雲南稅收的大半◕₪•│。如今鹽已停產☁₪◕✘,但仍是古鎮最大的賣點☁₪◕✘,古鹽井✘☁│、古鹽坊✘☁│、明清民居都完整地保留下來◕₪•│。
來黑井最適合的方式☁₪◕✘,是搭著綠皮小火車☁₪◕✘,聽著火車鳴笛聲☁₪◕✘,緩慢地駛進站☁₪◕✘,更能體會古鎮繁華蛻盡後脫俗與恬靜的氛圍◕₪•│。黑井火車站早晚都有列車返回昆明☁₪◕✘,從昆明發出的火車每天早上都會停靠黑井站☁₪◕✘,下車後☁₪◕✘,有私人營運麵包車可以送你到龍溝河邊或五馬橋旁◕₪•│。
大龍祠在鎮西邊的山坡上☁₪◕✘,祠內懸掛了一塊雍正皇帝題寫的匾額“靈源普澤”☁₪◕✘,盛讚黑井滷水普澤天下◕₪•│。自古龍祠下山☁₪◕✘,就能望見著名的黑牛鹽井☁₪◕✘,通往地下的坑道鐵門緊鎖☁₪◕✘,舊時是井下背運滷水上來的出口◕₪•│。
武家大院是本鎮儲存最完好也最精緻的古民居☁₪◕✘,始建於清末☁₪◕✘,現存建築多為民國所留☁₪◕✘,主人曾是本鎮首富☁₪◕✘,也是黑井最大的灶戶(製鹽人家)◕₪•│。大院依山勢而建☁₪◕✘,呈“王”字形☁₪◕✘,沿樓梯向上☁₪◕✘,一路可上探層層堆疊而錯落有致的佈局◕₪•│。
去鎮北2公里處的古鹽坊☁₪◕✘,若不想徒步☁₪◕✘,可以在鎮北口的龍溝河坐馬車或麵包車前往◕₪•│。如果不請導遊講解☁₪◕✘,只能對著鹽井✘☁│、蓄滷池✘☁│、灶房想象當時煮鹽的情景◕₪•│。這裡可以體驗烤小鍋鹽☁₪◕✘,或者自選模子製作一塊鹽帶走◕₪•│。
和順古鎮這個雲南邊境上的漢族小鎮興於明洪武年間☁₪◕✘,清秀靜謐☁₪◕✘,當年八大姓分街聚居的石板巷弄✘☁│、街頭上日常活動的半圓月臺一一尚在◕₪•│。熱騰騰的早市✘☁│、野鴨湖上的肥鴨乃至因為缺少路燈而格外幽深的夜景都透著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很適合住上兩三天慢慢逛◕₪•│。
鎮子依山而建☁₪◕✘,南高北低☁₪◕✘,以大石巷為界☁₪◕✘,古鎮東面開發較多☁₪◕✘,已經顯露出客棧扎堆的熱鬧勁☁₪◕✘,而西面仍然清靜☁₪◕✘,老民居和寺廟都集中在此◕₪•│。古鎮周圍五山(其中四座是火山)環抱☁₪◕✘,北面的老龜坡上有兩個火山坑(大坑小山✘☁│、小坑大洞)☁₪◕✘,都尚未開發☁₪◕✘,花上半天就能走一遭◕₪•│。騰衝市區到和順4公里☁₪◕✘,計程車或公交車都可到達☁₪◕✘,騎腳踏車或徒步也是可行的☁₪◕✘,但後者需翻越來鳳山或走田間小路☁₪◕✘,最好有當地人帶領◕₪•│。
彎樓子
彎樓子因順應彎曲巷道修築的外牆而得名◕₪•│。曾有順口溜概括騰衝富商☁₪◕✘,稱“東董✘☁│、西董✘☁│、彎樓子;南劉✘☁│、北鄧✘☁│、金王張”☁₪◕✘,其中“彎樓子”指的便是昔日著名商號“永茂和”的李家☁₪◕✘,李家先人當年走夷方發了財☁₪◕✘,回來修起了這座大宅◕₪•│。精雕細刻的中式建築裡至今還保留著德國和美國的掛鐘✘☁│、美國烤爐和賬房裡巨大結實的保險櫃☁₪◕✘,足見當年氣派◕₪•│。
和順圖書館
這座創辦於1928年的鄉村圖書館在當時為全國之冠☁₪◕✘,是和順崇文重教傳統的直接呈現☁₪◕✘,也是旅緬華僑資助的成果☁₪◕✘,至今仍對本地居民開放借書◕₪•│。館舍中西合璧☁₪◕✘,懸掛著胡適提寫的館名☁₪◕✘,鐵門仍是當年從英國運來的那扇☁₪◕✘,老式借書卡別有韻味◕₪•│。老館後方的藏珍樓裡存有不少地方文獻和古籍◕₪•│。
旁邊的文昌宮有神馬(祭祀使用的雕版印刷品)✘☁│、造紙和翡翠展◕₪•│。隔壁是隻剩資料的滇緬抗戰博物館☁₪◕✘,曾經的6000件文物已經悉數轉去市內的滇西抗戰紀念館◕₪•│。文昌宮外大照壁上的“和順和諧”是旅行者留影的必拍點◕₪•│。
元龍閣
古鎮東側的元龍閣依山而建☁₪◕✘,是佛道合祀的道觀☁₪◕✘,拾級而上可登高攬勝☁₪◕✘,也是拍照的好去處◕₪•│。坡腳龍潭邊另有一條上坡路通往艾思奇故居◕₪•│。故居小園疏闊☁₪◕✘,室內為這位頗受毛澤東器重的哲學家的生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