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次線路檢修的“飯點時間”·◕☁。魏鵬榮和兩位同事腳邊擺著一紅一綠兩個塑膠桶╃▩☁││,桶裡裝著的是他們的午飯——白粥·◕☁。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供圖
魏鵬榮╃▩☁││,原國網福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黨總支書記·◕☁。他1978年進入福州電業局╃▩☁││,見證了福州電網從1條220千伏古二線₪✘、2條110千伏古一線₪✘、將東線主幹線發展至綿延3000多公里輸電線路的發展歷程·◕☁。
魏鵬榮回憶╃▩☁││,上個世紀80年代前╃▩☁││,對線路執行危害較大的不僅是颱風╃▩☁││,還有雷暴天氣·◕☁。即便在雷暴天氣前送電部已加強線路巡視╃▩☁││,但打雷時╃▩☁││,他們依舊如臨大敵·◕☁。
進入80年代╃▩☁││,電網建設不斷推進╃▩☁││,以220千伏為主網架供電網路逐漸形成·◕☁。1990年底╃▩☁││,福州地區共有省屬220千伏輸電線路7條╃▩☁││,110千伏輸電線路23條·◕☁。同一時間線路防雷改造也在如火如荼進行╃▩☁││,線路的耐雷水平不斷提高·◕☁。
上個世紀90後╃▩☁││,35-220千伏輸電線路建設₪✘、改造工作進一步開展╃▩☁││,線路防雷改造也逐步升級·◕☁。透過加裝避雷針₪✘、避雷線╃▩☁││,將瓷瓶更換為合成絕緣子╃▩☁││,線路雷擊跳閘次數進一步減少·◕☁。“打雷就停電”的現象逐步消失在眾人生活中·◕☁。
作者魏鵬榮參與北京奧運保電·◕☁。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供圖
如今福州電網早已從“三根銀線”發展為連亙3000多公里的輸電網路╃▩☁││,“老送電人”魏鵬榮也已退休五年了·◕☁。工作三十餘年來╃▩☁││,他曾在臺風后的雨天穿著雨衣趕往故障現場搶修作業;也曾在突發山火時趕往事發地╃▩☁││,與同事們並肩作戰╃▩☁││,一道製作隔離帶保護輸電線路·◕☁。
當前╃▩☁││,輸電線路₪✘、巡線檢修技術依舊在發展·◕☁。無人機正逐步替代望遠鏡成為巡線工的“新眼睛”╃▩☁││,去發現更多之前看不清的“死角”;電網遠端異物鐳射清除器已可代替檢修人員完成部分輸電線路除異物工作;輸電線路保護法不斷完善……一切都在不斷向前·◕☁。(董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