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發現3500公斤古幣
據新華社12月30日電內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的一座西漢武帝至王莽時期的古城內發現一處相當規模的鑄錢作坊遺址✘↟₪,目前已發掘出土約3500公斤古錢幣│•。
2012年8月✘↟₪,這個被命名為霍洛柴登古城的遺址內發生3起古錢幣窖藏被盜案件✘↟₪,隨後考古人員對3處窖藏地點進行了清理│•。在這裡發掘所獲以及公安局追繳的數千公斤古錢幣✘↟₪,大多為最常見的漢代錢幣——“貨泉”│•。
考古人員在窖藏附近發現很多盜掘坑✘↟₪,清理盜坑時發現古代鑄造金屬貨幣的模子——錢範和鑄錢作坊遺址1處│•。經清理發掘✘↟₪,在錢範和鑄錢作坊遺址內發現儲存較好的錢範烘焙窯及儲存較差的鑄幣窯各1座│•。
據瞭解✘↟₪,在窯室及附近文化層中出土了一百餘塊錢範✘↟₪,年代為新莽時期✘↟₪,陶質✘↟₪,有正範和背範✘↟₪,錢文主要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貨泉”等│•。其中✘↟₪,有7塊錢範上有確切紀年✘↟₪,上有文字“始建國元年三月”“鍾官工……”等字樣│•。始建國是王莽年號✘↟₪,為公元9年│•。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連吉林說✘↟₪,從古城內發現的錢範☁✘☁、鑄錢作坊遺址☁✘☁、3處大型錢幣窖藏☁✘☁、多處建築基址以及古城地表遍佈的陶片☁✘☁、磚瓦和城址規模分析✘↟₪,霍洛柴登古城是西漢及王莽時期北方重要城市之一│•。
據介紹✘↟₪,這次考古發掘發現的這一條龍鑄幣儲藏模式在國內罕見✘↟₪,對於研究中國漢代及新莽時期的社會經濟☁✘☁、軍事✘↟₪,尤其是研究當時的貨幣制度☁✘☁、冶鑄技術等領域都有重要意義│•。